聊聊自己在实验室里犯过的错误以及学到的教训。随犯随写,随想随写,不定期更新。欢迎交流讨论。

1.EDCI和DCC这种碳二亚胺类的缩合试剂在活化羧酸时,其活性中间体一般是没有颜色的。如果投入缩合试剂之后,发现体系变色且颜色越来越深,大概率是中间体不稳定。此时就应注意优化反应条件,比如转至低温下反应,而不是傻傻地对着漂亮的颜色拍照留念。

2.HATU和HBTU虽然是盐,但其实用水是洗不干净的,在有机相里总会有少量残留。如果后面还需要开下一步反应的话,最好老老实实过柱分离产物,避免反应受到干扰。

3.如果反应中用到TEA或DIPEA作碱,那么在过硅胶柱前应注意尽量除去TEA或DIPEA,最好用油泵多拉一会儿,否则它们会严重碱化硅胶,导致分离度下降,产物和剩余的产物都会被迅速冲出。

4.Pd/C这东西很活泼,老生常谈的是“称量时不能使用金属勺”和“先投Pd/C再充氢气”,但Pd/C其实还会与溶剂蒸汽摩擦起火。如果Pd/C用量比较多(比如几百毫克),投料时最好缓慢轻柔一些,不要一下子快速怼进瓶子里,否则会有燃烧的危险。

5.TLC监测反应时,如果时间、精力允许,可以使用不同的展开剂体系去爬板以避免误判。虽然大多数情况下,点的先后顺序没什么区别,但有时就是会出现特殊情况。我开过一个醚化反应,在石油醚/乙酸乙酯体系下,产物点和原料点就是分不开,就是会爬在一起,导致我一度以为反应过不去。后来换了二氯甲烷/甲醇体系,两个点就被明显地分开了。类似的道理,TLC爬板时的先后顺序与HPLC上的出峰顺序也并不总是恰好相反的,很多化合物不仅在板子爬不动,而且在反相柱上也跑不开。
吐槽:这也是我认为化学的一个操蛋之处,很多事情没法彻底地寻根溯源,总让人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。It works but nobody knows why.

6.参照文献试反应、开反应时,最好控制浓度一致。文献的SI里报的合成步骤,通常投料量很大(因为路线已经被摸得很透彻了)。而在参照文献测试类似反应时,往往都是用几十毫克的底物先去探探路。此时在加溶剂时,最好控制投料浓度与文献保持一致,而不是随便怼十几毫升溶剂进瓶子里,避免由于浓度过低导致反应缓慢甚至难以进行。

7.TLC监测反应时,如果反应体系里有DMF、水之类的溶剂,通常不适合直接点板——因为吹不干,可能影响展开结果。可以取一点反应溶液到EP管里,加少量水,再加少量乙酸乙酯,进行一个微型萃取,然后取上层有机相点板。

8.使用制备型HPLC的时候,如果产物的极性较强量较多、而柱子又比较小,则应格外小心,DMF有可能裹挟着产物一起冲出来。这是很好理解的,产物极性强导致难以被C18柱吸附,量多和柱小更是加剧了这一点。预防措施是上样前加点水稀释一下,把产物给“逼”出来,或者直接使用大柱。如果真的在分离时,出现了DMF带着产物一起出来的情况也不必过分懊恼或放弃这次分离,因为被冲出来的产物并不是全部,还是会有一部分产物残留在柱子上,等待被正常冲洗下来的。

添加新评论